海报
“笛书水墨”李荣帅硕士毕业竹笛独奏音乐会将于2014年11月30日晚7点30分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六艺楼报告厅举行。本场音乐会由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主办。
音乐会全场七首笛乐作品,其中两首协奏曲、五首不同风格的独奏曲,采用钢琴伴奏与人声伴唱,独奏曲钢琴伴奏由李荣帅编配。上半场演奏三首独奏曲与一首协奏曲作品:山西太行风格乐曲《太行新歌》、马迪先生的“长安笛派”代表曲目《秦川抒怀》、著名笛子演奏家曲祥先生的《向往》、然后用低音笛独白(第一乐章)和钢琴协奏(第二乐章)的形式演奏导师王鹤先生的代表作低音竹笛协奏曲《孤伴二章》(首演)。下半场演奏两首独奏曲与一首协奏曲作品:李荣帅自己作曲的笛子独奏曲《乡愿》(首演)、已故笛子大师俞逊发先生的竹笛与人声《琅琊神韵》、著名作曲家程大兆先生的竹笛协奏曲《陕北四章》。
一、竹笛独奏曲 太行新歌 Taihang new song
曹文工&万林&世俊 曲(1975年) 李荣帅 配伴奏
钢琴伴奏:王玉果
乐曲以山西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而成,以浓郁清新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亲切感人的旋律,活泼跳动的节奏展现出山西太行山区的新风貌。
二、竹笛独奏曲 秦川抒怀 To express emotion in Qinchuan
马迪 曲(1980年) 李荣帅 配伴奏
钢琴伴奏:王玉果
乐曲取材于陕西戏曲秦腔和碗碗腔音乐,奔放、细腻的秦风秦韵,体现了浓郁、质朴的西北风情。作者以竹笛模仿板胡的压弦法,运用了指揉音的技巧,使笛子吹奏出类似板胡压弦的效果,使乐曲风格独特、倍添情趣。此曲一九八九年获“全国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优秀作品奖,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笛子名曲。
三、竹笛与钢琴 向往 Yearning
曲祥&任宝祯 曲(1985年) 李荣帅 配伴奏
钢琴伴奏:何柳
乐曲以人生的冷静思考为基点,通过优美、深沉和激动的艺术语言,从生活和艺术的角度,深刻地表现了人们不懈地追求理想,以及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表现人们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追求和为理想而奋斗的顽强意志,揭示了人们情深意切的思索,描述了人们高瞻远望的心情。
四、低音竹笛协奏曲 孤伴二章 Two movements of Lonelines
王鹤 曲(2005年)
钢琴伴奏:李晓龙
《孤伴二章》是创作于二零零五年,并收录于王鹤先生《秋水长安》演奏专辑中的乐曲,是由两个乐章构成的低音竹笛协奏曲,乐曲描写了人鬼之间灵魂的沟通。逝去的灵魂在告慰生活在人间的爱人,更要珍惜曾经的相爱,虽然不能相聚,但是,心与灵魂是可以跨越这个鸿沟默默的倾诉。全曲用大G调低音竹笛演奏,分为两个乐章。
第一乐章,入梦(1st. Enter the dreamland),是意境的音效组合,并用竹笛模拟尺八的演奏方式,给竹笛增加了气煞音演奏等技法,扩展了演奏效果和手法,更使用了气变音与指变音的结合,该曲中有作者独创的指颤效果和变化音演奏,使这个段落营造出混混阴影的梦境效果。
第二乐章,诉(2nd. Talk),人与鬼魂用灵魂沟通,是人与鬼魂跨越鸿沟默默的倾诉。
五、竹笛独奏曲 乡愿 The wishes of Hometown
李荣帅 曲(2013年) 李荣帅 配伴奏
钢琴伴奏:何柳
乐曲以山西地方戏曲音乐为素材,展现了家乡风土人情,并抒发了对家乡未来更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家乡梦、中国梦的美好期盼。
六、竹笛与人声 琅琊神韵 Charmful Mount Langya
俞逊发 曲(1984年) 吴华&顾冠仁 配唱
伴唱: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女声合唱团 指挥:闫瑗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是出自北宋文豪欧阳修的一句名言。宋仁宗庆历年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知州。抑郁不得志之下,只有暂时放开国家大事,纵情于山水之间,并写下这篇自在洒脱的散文——《醉翁亭记》。
作者被琅琊山秀丽景色所迷,并拜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有感而发写下这一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意韵深邃的笛曲。《琅琊神韵》描写的既然是琅琊山的神与韵,又是作者以景寄情的又一力作,如同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一样,俞逊发的《琅琊神韵》其实也是意在言外的,俞逊发还创造性的发展了指击音及哨笛双音等技法,并且第一次在器乐曲中全部以人声伴奏。
全曲根据《醉翁亭记》的散文,分成七段,依序为:日出而林霏开;苍翠拨天;酿泉潺潺;太守醉也;众宾欢也;人影散乱,夕阳在山;云归而岩穴眠。
七、竹笛协奏曲 陕北四章 Fore movements of NorthernShaanxi
程大兆 曲(1996年)
钢琴协奏:程铂
“陕北四章”是程大兆先生创作的一部多乐章、组曲性的竹笛与民乐队协奏曲,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信天游(1st. Drifting in the Sky),行板。这一乐章,竹笛在乐队和声长音的背景中上下自由起伏,为人们勾画出一幅高天低地的高原情景。
第二乐章,社戏(2nd. Comic social comments),小快板。是一游戏般欢悦的乐曲,以对话般的风格,拟再现陕北“二人台”的情景,以表达来自民间的诙谐和喜悦。
第三乐章,往事(3rd. Days are gone),慢板。竹笛以如诉低回的旋律向人们吐露着那古今变迁的悠悠往事。
第四乐章,闹红火(4th. Rousing Celebrations)”,小快板-急板-广板。这一乐章打击乐组的节奏与竹笛朴实的旋律相结合,乐曲在一个单主题中不断的变奏发展,直至宽阔的广板。结尾部是第一乐章“信天游”主题重现,又一次把人们带入们带到那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幽静而空灵……
李荣帅
李荣帅:
李荣帅,中共党员,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研究生。中国笛子专业委员会会员、陕西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陕西笛子专业委员会理事、山西音乐家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会员。
1987年出生于山西省长治市,受父亲熏陶自幼喜好音乐,9岁开始随从父亲学习笛子及乐理知识,后师从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樊家城教授。200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本科),师从于王鹤副教授,主修中国笛箫演奏,其间受到李镇先生、高明先生、张维良先生、孙永志先生、马迪先生、吴樟华先生等多位笛箫大师及前辈的亲切指导,演奏技巧运用自如、得体。2012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学术型)。
除认真学习笛箫演奏外,还跟随多位老师学习了乐队指挥,悉心研究、学习合唱指挥和乐队指挥,且大胆实践,多次被邀前往编排、指挥合唱和民乐合奏,并受好评。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民族乐团特邀艺术指导、指挥。
大学本科期间担任陕西师范大学“红烛”大学生艺术团副团长兼合唱队队长、音乐学院民族乐团学生乐队队长、管乐声部部长。获多次专业奖学金和“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等荣誉称号。先后获得陕西师大第十四届大学生艺术节器乐比赛专业组第一名,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器乐比赛专业组二等奖(陕西赛区一等奖)。
研究生期间担任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会主席、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2级研究生班班长。期间多次获“厚德”、“园丁”等多项奖学金。
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曾随国内多个乐团、合唱团进行演出实践,2014年7月应邀以特邀演奏员身份赴台湾参加新竹市“竹堑国乐节”。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受到广泛好评,其论文《中国古典舞舞蹈音乐之我见》发表在《音乐时空》期刊2013年第6期,《中国竹笛五线谱记谱与指法练习新探》发表在《黄河之声》期刊2013年第9期(举行同名学术报告,被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评为2013年研究生学术分论坛活动优秀报告人)。
创作了大量歌曲乐曲,代表作有歌曲《不见》,笛子独奏曲《乡愿》(发表于《北方音乐》期刊2013年第7期,并获陕西师范大学第二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博览会艺术创作类优秀作品奖)。编配多首竹笛钢琴伴奏,其中三首被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的“高等师范院校规划教材”——《中国笛子演奏》收录。
导师王鹤:
王鹤,副教授,西安人,1971年7月生,1994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中国民族乐器演奏方向),后考入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古代音乐文献方向)。现任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表演系系主任、民族乐团指挥,中国笛箫演奏、民族乐队指挥双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笛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笛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曾先后随著名指挥家丰琪先生、刘大冬先生学习交响乐指挥,还受到著名指挥家张列先生,著名民族音乐教育家、指挥家鲁日融先生指导民乐指挥;在其音乐活动中,除笛、箫的教学演奏外,经常参与各种电影电视剧的音像音乐的指挥与演奏工作。 2002年获国家文化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大赛”演奏奖。2005年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艺术院校奖,国家文化部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大赛”优秀演奏奖。并指导学生乐队获得过教育部和省级多项大奖。
出版发行过《春孕》、《秋水长安》两部个人笛箫演奏专辑;出版个人著作有《中国笛子演奏》、《中国笛学探究》;发表多篇权威、核心论文,并引起业界广泛关注;主持参与了多项各级课题的研究。
节目单
节目单1
节目单2
节目单3
节目单4
节目单5
节目单6
节目单7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